更新 · 2024年7月4日

开局土木堡,大明战神有点慌 by 南山有龙(576 – 587.End)

第五百七十六章 血与火

炮弹落在雷区,大量地雷被引爆。

战场上火光冲天,硝烟弥漫,到处都是残肢断臂。

巴鲁剌思心头在滴血,打了这么多年仗,从未像今日这般窝囊。

战争机器已经开启,没有退路可言!

象征着至高无上的三星旗迎风挥舞,继续向前移动。

后阵的士兵紧紧跟上,在明军的火炮和地雷的双重打击下,继续艰难前行。

终于,明军的阵地近在咫尺。

突突突……

噩梦般的轰鸣声再次响起,两挺重机枪开始喷射火舌,无数子弹倾泻而出。

“注意隐蔽!”

“快卧倒,分散开!”

巴鲁剌思不断发出指令,指挥队伍变阵。

他不知道对方的火器叫什么名字,很多帖木儿士兵将其称之为地狱之眼,意思就是来自地狱的魔鬼看你一眼,便没了性命。

叫什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这种武器的恐怖程度真的堪比魔鬼。

无论有多少人马,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,在这种武器面前,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。

但是,不管前方阵地上是不是真的魔鬼,这一关必须要面对。

就算是死,也要冲上去!

“骑兵向前!”

危急存亡之际,巴鲁剌思不再保留,命人打出旗语,两翼骑兵突然加速。

面对突然的变阵,明军显然有些慌,不知道是应该打两翼的骑兵,还是继续阻击中军。

这些骑兵队伍和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,乃是帖木儿帝国的王牌重骑兵。

曾经在蒙古帝国时期,重骑兵这个兵种便已经出现,又称为近战骑兵。

顾名思义,重骑兵身披重甲,防御力超强,但是机动灵活性大大降低。

区别于常规兵种的骑射,重骑兵装备的是刀剑,专门用于突破对方的防线,快速接近,然后近距离搏杀。

帖木儿重骑兵不但身穿重甲,连座下战马都包裹在铁甲之中,比起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重骑兵的马甲更为沉重,冲击力与防御力更佳。

在冷兵器时代,重骑兵几乎是无敌的,可以冲破任何防线。

然而,打造一支重骑兵队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且不说骑士和战马,仅仅这身全副武装的铠甲便已造价不菲,如黑羊、白羊这种部落势力,根本养不起。

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,重骑兵拥有巨大优势的同时,必然有其相应的弱点,就是不能耐久。

由于铠甲过于沉重,无论对于骑士还是战马,都是很大的消耗,如果长时间作战,根本吃不消。

巴鲁剌思很清楚重骑兵的优劣势,他只要一次冲锋,只要能够接近明军阵地,便足够了。

因此,一开始用步兵吸引火力,骑兵游弋在外围。

等到距离缩短至一定程度,立刻转为骑兵为主,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。

这些重骑兵是帖木儿军团最后的底牌,这一战,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,必须拿下!

果然,随着阵型的变化,明军的进攻点开始分散。

重骑兵吸引了大部分火力,中军部队的压力骤减。

巴鲁剌思对于战场上的洞察力极为敏感,立刻就捕捉到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。

“冲锋!”

一声令下,中路大军突然加速,向着明军的战壕冲过去。

两翼的骑兵也进入冲刺阶段,虽然身覆铁甲,可是,在重机枪的扫射下,依然不断有人倒下。

不过,成效还是很明显,两军之间的距离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拉近。

突突突……

重机枪的咆哮声突然变得更为猛烈,巴鲁剌思惊奇地发现,竟然又多了两架!

二十步开外,四架机枪疯狂扫射,无情地收割着帖木儿士兵的生命。

就是这仅仅二十步的距离,竟然如同天堑一般,无法逾越。

眼看自己的士兵一片一片倒下,巴鲁剌思后槽牙都要咬出血。

这些士兵曾经跟随自己南征北战,打了无数胜仗,号称天下无敌的帖木儿军团从未遭遇过如此挫折。

他心中只剩下愤怒,发疯似地冲上去。

身后的士兵似乎受到鼓舞,也跟着玩命向前冲。

子弹掠过,依然不断有人倒下。

巴鲁剌思双眼血红,就像是一头发疯的野兽,只想冲进明军阵地,将这些人的骨头打碎!

“冲!”

“杀!”

靠着原始的野蛮暴力,终于,重骑兵的先头部队冲进明军战壕。

巴鲁剌思终于看到希望,只要穿过死亡封锁线,接下来,就该是帖木儿军团大杀四方了!

“随我冲锋!”

中军大旗向前移动,士兵们紧随其后,喊杀声震天。

嗖……

只见一颗流星般的信号弹飞上天,然后爆炸开来!

这是反击的信号,紧接着,明军开始举枪反击。

砰!

砰!

砰!

步枪射击的声音远没有重机枪来的恐怖,但是,杀伤力却丝毫不减。

由于距离太近,帖木儿士兵根本无法躲避,也来不及躲避。

除了重骑兵的铠甲可以抵消一部分伤害,其余人纷纷应声倒地。

巴鲁剌思已经陷入疯狂,无论付出多少代价,他眼中只有一个目标,冲下明军的阵地!

双方的距离再一次接近,明军的子弹明显已经不够用。

终于,帖木儿中军穿过封锁,冲到近前。

呜呜!

明军阵地上,冲锋的号角声响起。

喊杀声震天而起,无数的士兵冲出战壕,开始反冲锋!

两支兵马就像两个拳头,狠狠地碰撞在一起。

近身搏斗比远程打击更为惨烈,大地被鲜血染红,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血雾。

帖木儿重骑兵无法越过战壕,纷纷下马应战,这些人身穿重甲,头戴钢盔,手持长矛,就像行走的人形坦克,立刻就给明军带来不小的麻烦。

巴鲁剌思见状,赶忙招呼士兵向重骑兵靠拢。

无论是子弹还是刀剑,对全身铠甲的重骑兵杀伤力很有限,这些骑兵立刻形成一道屏障,挡住明军的火力。

在重骑兵的掩护下,战线继续向前推进,明军开始败退,接连丢弃两道战壕,进入最后一道防线。

巴鲁剌思大喜,这场仗打了这么久,终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。

第五百七十七章 团灭

“保持阵型,继续前进!”

面前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,德黑兰新城的城墙已经近在咫尺。

巴鲁剌思嘴角终于露出一抹微笑,这里很快将成为帖木儿汗国的领地,明朝人怎么也不会想到,他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,转眼就便宜了别人。

相比这些建筑,他更在意明军的火器。

如果帖木儿汗国掌握了这些武器,征服世界只是时间问题。

他现在甚至已经在幻想,手底下军团拿着明军的火枪火炮,四处征战,所向披靡……

明军继续后撤,帖木儿军团继续前进。

终于,军团挺进明军阵地的最后一道防线!

这是一条狭长的战壕,大致有一个半人高。

巴鲁剌思更加兴奋,毫不犹豫地带人跳下去。

只要突破这道战壕,明军再无阵地可守,到那时候……

猛然间,他意识到情况不对。

这是一种敏锐的战斗嗅觉,再加上身经百战总结的经验,让他立刻察觉到问题所在。

战壕的高度有问题!

通常来说,战壕的作用是给火枪手提供一个射击的空间,因此,不会挖的很深,大概就是半人高,至少射击的时候,眼睛可以看到外面。

可是,这道战壕竟然超过一名成年男子的身高,就算高举双手,跳着脚才能摸到上沿。

这么深的战壕,明军是怎么射击的?

巴鲁剌思迅速回忆刚刚战斗时的场景,明军分别在前两道战壕进行过阻击,而到了这最后一道战壕,反而没有放过一枪。

如果不是用来阻击,那么,这道战壕的作用是什么呢?

猛然间,巴鲁剌思心底生出不祥的预感!

“撤,快撤!”

可是,已经晚了。

冲在前面的都是重甲骑士,他们全身上下披着铁甲,行动尤为不便,跳下战壕以后,根本不可能爬上去。

而且,后面的士兵还在不断跳下战壕,这时候前面人突然接到撤退的命令,顿时拥堵在一起。

轰隆!

混乱之中,一声巨响传来。

在这里,明军早就埋好了炸弹,就等着帖木儿士兵往下跳。

轰隆!

轰隆!

爆炸声接连响起,整条战壕大约有五十米,预先埋下十颗炸弹。

这些炸弹都是黑火药材质,因为黑火药制作工艺简单,而且量大管饱。

炸弹的威力取决于火药量的大小,不考虑孔明灯承载的前提下,想装多少火药都不是问题。

一时之间,战壕中血肉横飞。

帖木儿士兵们的尸体散落的到处都是,鲜血和泥土混合在一起,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。

巴鲁剌思的运气比较好,爆炸开始的时候,身前两名重骑兵为他抵挡了大部分冲击波和弹片。

饶是如此,他还是被掀飞出去,浑身是血。

只是不知道这些血是自己的,还是身边其他人的。

由于战壕挖的过于深,很多尸体就地掩埋,倒省去了不少麻烦。

至于那些还没死透的,也是一次到位,直接掩埋。

巴鲁剌思努力推开身上的尸体,挣扎着想要爬起来,可是,两条腿似乎已经失去知觉,任凭他如何用力,就是无法挪动一寸。

此时,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的绝望,只能等待着死亡的降临,等待着明军的屠杀。

“杀!”

远处突然传出一阵喊杀声,此起彼伏,连绵不绝。

巴鲁剌思趴在地上,清晰地感受到震耳欲聋的马蹄声。

他很想去看看发生了什么,但是,身体完全没有知觉,动弹不得。

听到爆炸声,明军主力骑兵立刻从两侧杀过来,切断帖木儿军团的后路。

这一次,是真的骑兵对步兵,单方面的杀戮。

帖木儿士兵还没反应过来,先头部队直接没了,现在又要面对骑兵的冲击,毫无招架之力。

巴鲁剌思清楚地听见了步枪射击的声音,弓箭破空的声音,刀剑长矛刺进肉体的声音,还有士兵们的惨呼声。

他已经心如死灰,这场战斗,终究还是败了。

而此时,他只能趴在地上,一动不能动。

他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,仿佛要破胸而出,他的双手紧紧抓着泥土,想从死人堆里爬出来,可是,努力了许久,仍是徒劳。

眼前突然出现一双军靴,看款式,应该是明军士兵。

当然了,这时候已经不可能再出现自己的人。

冲在最前面的都被炸死了,没死的也和自己一般,被埋在死人堆里动弹不得,后队被明军骑兵截杀,已经溃不成军……

巴鲁剌思苦笑着,缓缓抬起头。

他想看一看面前这人的长相……

“这个没死透,还在动!”

噗!

刀光掠过,巴鲁剌思人头落地。

刚刚佯装撤退的明军开始反击,那些被炸伤的帖木儿士兵无处可逃,被人一刀一个,杀的干干净净。

骑兵来回游走,将帖木儿军团的士兵分割开来,然后逐个击破。

阿布赛扎拿着望远镜,看到自己的士兵正在被人屠杀,感觉心头在滴血。

二十万大军已经伤亡过半,剩下的就像是待宰的羔羊,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。

军事大臣穆哈尔达走上前,问道:“大汗,怎么办?”

阿布赛扎默默闭上眼,说道:“撤!”

“大汗,这可是我们全部的主力啊!”

穆哈尔达急了,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士兵被人屠戮,什么都不做吗?

阿布赛扎突然睁开眼,问道:“难道你有更好的办法?”

穆哈尔达顿时沉默了,是啊,还能做什么?

二十万大军是主力,现在还有三十万后勤,难道要求这些后勤人员上战场杀敌?

主力都被人灭了,后勤人员上去有啥用?

唯一能做的就是消耗明军的体力,毕竟杀人是个体力活,就算是三十万头羊,排着队让你杀,也要杀个三天三夜,把你刀都砍卷刃了。

前线的失败已成定局,如果再不撤,怕是连大汗都要搭进去。

号角声响起,队伍拔营而起,向后撤去。

前线还在鏖战的士兵听到声音,瞬间心如死灰,再没有一丝战意。

“投降!”

“我们投降!”

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扔下刀剑,跪地乞降。

第五百七十八章 明军的反击

阿布赛扎果断下令,撤军!

这一次撤军,并非撤到德黑兰东五十里的加姆萨城,而是直接撤回至大都黑拉特。

穆哈尔达很不理解,因为前线二十万大军齐出,就算伤亡过半,十万残军还是有的。

明军正在采用穿插切割,逐一歼灭的战术,如果不去救援,十万人要么战死,要么投降,一个也回不来。

“大汗,不能撤,让我带人再冲一次!”

阿布赛扎长长叹了口气,道:“我们还有人吗?”

“有,我们还有三十万人!”

穆哈尔达语气十分坚定,民夫拿起刀剑,就是军队,更何况有三十万之多。

没想到,阿布赛扎只是无力地摆了摆手,道:“粮草被断,前线失利,现在不撤,等明军杀戮结束,便是连你我也走不掉,撤吧!”

穆哈尔达不甘地低下头:“遵令!”

五十万大军出征,只回来三十万。

若是正常的战损也就罢了,问题是,主力全军覆没,回来的只有民夫。

回到黑拉特,穆哈尔达第一件事就是征集一切可用的兵马,不管是禁卫军,还是地方武装,只要当兵的,全部集中起来,戍卫大都。

两队信使分别手持密信,出城奔向东方。

这两封信分别送去别失八里的麻速忽和东察哈台的布哈拉,便是迟迟未露面的东南军和东北军各二十万,共计四十万。

布哈拉受到大明乌斯藏兵马的攻击,麻速忽前去支援,并且要做好准备,随时抵御从哈密方向杀过来的明军。

在阿布赛扎的原计划中,先集中兵力拿下德黑兰,然后再反过头来对付大明本土的军队。

现在计划有变,明军随时可能反攻大都,那两块边塞之地大不了不要了,或者是等以后再抢回来。

在两支军马回师之前,整个帖木儿汗国开启了大征兵。

百姓以户为单位,每户出一名十七岁以上,四十五岁以下的男丁。

若是家里没有男丁,要交十个银币的征兵税,充作军饷。

紧锣密鼓地忙活了一个多月,黑拉特城重新聚集了一万多士兵,可是,这些还远远不够。

二十万人说没就没,区区一万多人,有什么用?

阿布赛扎下达第二道征兵令,凡十五岁以上,五十岁以下男子,全部都要应召入伍。

这一次,给钱也不好使,我只要人!

明军随时可能打过来,当务之急是保住大都,至于农业生产……暂时顾不上那么多了!

原本那三十万民夫当中,挑选出十万青壮转为正规军。

黑拉特的军队很快扩充到十五万人,而且,各地方的新兵正在路上,预计在一个月内便能突破二十万。

看着源源不断的军队,阿布赛扎心里中踏实了。

虽说攻守逆转,但是,守城总比攻城占优。

自己二十万大军攻不下德黑兰,同理,德黑兰那几万人肯定也攻不下黑拉特。

就在他以为高枕无忧之时,噩梦开始了。

明军五万兵马从德黑兰出发,一路势如破竹,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已经挺进三百里。

然而,祸不单行。

原本那五千德里降兵并没有战死,而是回到德里苏丹,他们先是寻到游弋在山区的反叛军,后又找到锡兰岛的明军,结成同盟。

根据线报,联军已经攻下德里,德里苏丹宣告复国,并且尊大明为宗主。

这还没完,德里苏丹的联军正在重新集结,准备反攻黑拉特。

阿布赛扎突然发现,不可一世的帖木儿汗国,突然之间就变成四面楚歌。

明军主力还在继续向东挺进,南方的德里苏丹也开启了复仇之路,北方还有黑羊和白羊部落的袭扰……

造成今天的后果,一切都要从明军进驻德黑兰开始。

恨啊!

大明疆域辽阔,你不好好在家里享乐,非要跨越万里重洋跑到德黑兰做什么?

唯今只能期盼东南和东北两支兵马尽早回防,再不回来,家都没了!

“大汗,急奏,来自东察哈台急奏!”

穆哈尔达举着一卷羊皮纸,气喘吁吁跑进王宫。

阿布赛扎眼前一亮,问道:“是布哈拉有消息了吗?”

穆哈尔达喘着粗气,用力点头。

阿布赛扎接过羊皮纸,匆匆扫了一眼封泥,然后迫不及待打开。

然后……

“混账!”

穆哈尔达吓得一激灵,只见阿布赛扎脸色铁青,将羊皮纸重重摔在地上。

“这是叛国,叛国!”

阿布赛扎怒不可遏,大声咆哮着。

穆哈尔达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大汗,出了什么事?”

“你自己看!”

穆哈尔达小心翼翼捡起羊皮纸,只看了一眼,便脸色煞白。

信上的内容很简单,由于明军火力太猛,布哈拉感觉打不过,于是和明军开启谈判,目的是拖延时间。

谈判的内容并不重要,布哈拉也没说。

现在的重点是,阿布赛扎要求布哈拉回防黑拉特,而布哈拉却要求留在东察哈台,和明军对峙。

布哈拉的决定看似没有问题,毕竟人家也是为了拖住乌斯藏的明军,可是,细细思考之下,就会发现其中的道理很微妙。

首先,阿布赛扎下的是死命令,必须回防大都,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。

然后再看布哈拉的回信,以谈判拖延时间为目的,留守东察哈台。

这就相当于给自己留了退路,如果明军失败,谈判马上停止,继续开战。

如果黑拉特被攻陷,那么,自己随时可以带着手下二十万人投降明军。

这一手可进可退,甚是巧妙。

阿布赛扎身经百战,怎会看不透布哈拉的小心思?

穆哈尔达明白了其中的缘故,想了想,说道:“不如大汗再次发诏,责令布哈拉立即回防黑拉特。”

“如果他再次推辞呢?”

阿布赛扎震怒之后,开始考虑后果。

如果再次发诏,布哈拉只有两个选择,要么回防,要么原地起兵造反。

他担心把人逼急了,真的投降了明军,黑拉特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。

穆哈尔达说道:“大汗,我们已经没得选了。”

阿布赛扎脸上的愤怒渐渐变成苦恼:“就按你说的,下诏吧!”

第五百七十九章 皇太子亲征

哈密卫城郊,火车站。

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,大量士兵被运送到前线。

这支部队可不一般,乃是堪称明军主力三大营之中的五军营和神机营。

“太子殿下,前面就是哈密,濬国公早已恭候!”

特等车厢当中,兵部尚书于谦、靖国公陈瀛相伴左右,当中则是年仅十岁的大明皇太子,朱见深。

“于尚书,靖国公,我们能见到父皇吗?”

朱见深身穿蟒袍,脸上充满期许之色。

老爹把自己扔在京师,一走就是一年,而且,还把科学院带走了。

朝中那些文物群臣每日只会奏事,议事,从不跟自己玩耍。

有时候遇到一些科学上的问题,想找人请教一番,却找不到人。

他很想念自己的老爹,还有师傅童轩。

五军营和神机营回京之后,陈瀛如实汇报了海外的辉煌战绩,并告知太子和群臣,皇上亲率三千营,从西域借道回朝。

紧接着,哈密卫的电报就到了。

皇上途径德黑兰,正式与帖木儿汗国开战。

此时,朝中太子监国,辅政大臣是于谦、曹鼐、张益等人。

众人一合计,那就干吧!

皇上都被人围殴了,还有什么好考虑的?

还有一层原因,就是军火过剩。

朝廷每年研发和生产军火消耗上亿两白银,这东西每年更新换代,放在仓库里只能眼睁睁看着生锈,成为一堆废铁。

这时候,就要考虑消耗的问题。

想要消耗掉如此存量的军火,只有两种途径:

要么,卖了。

要么,打仗!

以朝廷的名义售卖军火,只能卖给周边的藩属国,总不能卖给敌对国吧?

可是,这些国家本就不需要太多的武器装备,因为有大明做后盾,如果被侵略,大明肯定会出手的。

既然卖不出去,那就只有打仗了。

仗怎么打,去哪里打,都是有讲究的。

如果万里之外有个国家,土地贫瘠,资源匮乏,只有三五艘渔船,却每天嚷嚷着要和大明开战,这样的地方要不要出征?

傻子才去呢!

选择开战的对象,要么为了土地,要么为了资源,总要有足够的回报才对。

真金白银造出来的炮弹扔过去,连一坨鸟粪都看不见,打个寂寞?

帖木儿汗国地理位置优越,且不说土地广袤,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,这些都不提,仅仅为了贯通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这一个理由,便足以开战。

大明物产丰饶,而且工业极其发达,生产出来的商品已经趋于过剩,亟需新的产品倾销地和原材料采购地。

只要重新贯通丝绸之路,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。

至于帖木儿汗国……

当然了,大明还是倾向于合作共赢,有钱大家赚,一起快乐。

但是,你不愿意合作,还出兵打我们的皇帝,那就对不住了!

就这样,监国太子朱见深发布征虏檄文,昭告天下,亲率大军出征。

与此同时,两封懿旨分别乌斯藏和西北方的七河地区。

驻守在乌斯藏的宁王,以及刚刚拿下七河地区的脱脱不花,各自整顿兵马,出征帖木儿。

这时候,帖木儿汗阿布赛扎还不清楚,麻速忽和布哈拉并非耽搁在路上,而是压根就来不了!

无论是乌斯藏的宁王部,还是七河地区的鞑靼部,都是大明的正规军。

论武器装备,自然比不上三千营,却也足够虐杀帖木儿军队。

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主力,布哈拉选择坚守不出,以谈判的名义拖延时间,并做好两手准备,随时可能会投降。

麻速忽的状况也差不多,他所面对的是鞑靼部,属于明军当中武器装备最差的部队,压力稍微小一些。

可是,前方有消息传来,大明皇太子亲征,已经抵达哈密。

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麻速忽的心态直接崩了。

说好的百万大军攻打德黑兰,怎么突然就成了四处受敌,兵临城下?

他很想放弃驻地,按照阿布赛扎的命令,回防黑拉特。

可是,他很清楚,如果此时撤离,明军再无任何抵抗,大军长驱直入汗国腹地,到时候兵临黑拉特城下,依然改变不了结局。

思来想去,还是布哈拉的选择最聪明。

呵呵,我们在前线拼命,好事不能都让你一个人占了,干脆我也谈判吧!

而且,你的谈判对象是大明宁王,我直接面对的是监国太子,就算投降,我能拿到的也比你多!

到了这个时候,保命最要紧,汗国的忠诚就算了吧。

为了表示诚意,麻速忽直接派自己的儿子阿里不哥出使哈密。

濬国公陈懋接到消息,立刻面见太子,说明情况。

“于尚书,你怎么看?”

朱见深哪有什么主意,只好向于谦投去求助的目光。

于谦行礼道:“臣以为,可以试探一番对方的真实意图。”

“嗯……”

朱见深眼珠转了转,问道:“谁去试探?”

“哈密卫是濬国公的地盘,该当由濬国公去接见。”

“于谦,你可别乱讲!”

陈懋突然急了,辩解道: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哈密是大明的土地,怎么成了老夫的地盘?”

于谦只好说道:“濬国公莫要急躁,我就是说,你是这里的主官,谈判的事该由你出面,没问题吧?”

陈懋哼了一声,道:“你这个兵部尚书倒是清闲!”

朱见深见状,便说道:“既如此,便有劳濬国公了!”

陈懋赶忙行礼,道:“殿下客气了,此乃老臣分内之事,不过,谈判的底线该怎么定,还请殿下吩咐。”

朱见深笑道:“父皇说了,让我有事找你们请教,两军谈判乃是大事,我不懂的,还是濬国公自己决定吧!”

陈懋无语,你是监国太子,就算真的不懂,也不能这么堂而皇之地在人前说出来啊!

“不如老臣先去试探一番,再做打算。”

朱见深点头道:“可以,濬国公见机行事便可。”

陈懋再次行礼:“老臣告退!”

……

第五百八十章 哈密会谈

“阿里不哥,帖木儿汗国别失八里土绵麻速忽之子!”

阿里不哥认真介绍自己的身份,希望能够引起对方的重视,在谈判中争得一些筹码。

在帖木儿汗国,土绵不仅仅是万户官阶,更是一方诸侯。

别失八里比黑羊国、白羊国的势力范围还要大,名义上是帖木儿汗国的一个行省,实际上更像是部落联盟制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可以认为是一个依附于帖木儿汗国的独立政权。

这也正是麻速忽开启谈判的筹码,我可以依附帖木儿,也可以依附大明,只看谁给的更多!

陈懋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,面色冷淡,道:“老夫姓陈,名懋,大明濬国公,奉圣旨镇守哈密卫,世袭罔替。”

经过翻译转达后,阿里不哥右手掌按在左胸,低头行礼,以表示意。

“请问,大明皇太子殿下是不是已经到了哈密,为何不亲自来谈判,如此方显诚意。”

陈懋直言道:“太子殿下确实在哈密,只不过,你想见太子,还不够资格。”

这番话说的毫不客气,阿里不哥却不急不恼,因为他早就做好了准备。

既然来谈判,肯定要事先做些功课。

以自己的身份,陈懋亲自前来谈判已经很给面子了,见不见大明皇太子并不重要,他只是想印证一番,大明是不是真的要出兵。

因为大明的态度将直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选择,是战是和,可千万不能搞错了。

“濬国公阁下,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吧!”

看到对方如此直接,陈懋也不客气,道:“说说吧,你们有什么要求?”

阿里不哥说道:“帖木儿汗国与大明从未发生大规模冲突,今日如此兴师动众,甚至皇太子亲征,这是为何?”

陈懋听完,直接被气得笑了,道:“皇太子亲征,自然是因为我们的皇上被尔等大军围困,我看你年纪轻轻,怎的比老夫还要糊涂?”

阿里不哥辩解道:“这件事自始至终都是你们在发动战争,不断挑战我帖木儿汗国的底线,就从德黑兰说起,那里本是我国领地,却被你们的皇帝强行占领,这一切的开端都是你们挑起的!”

“德黑兰是你们的领地?”

陈懋不禁好笑,道:“你叫他一声,看看他答应吗?”

“濬国公阁下,您这就不讲理了!”

“老夫若是不讲理,早就把你轰出去了,怎会对你如此客气?”

阿里不哥只得解释道:“德黑兰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的剌伽,足以说明在很久之前,这里就是波斯王朝的一部分。”

陈懋摆摆手,道:“且不说以上这些话是否有根据,就算德黑兰以前属于波斯国,与你们帖木儿汗国有什么关系?”

阿里不哥闻言,先是一怔,然后说道:“伟大的中亚征服者帖木儿大帝用三十年的时间东征北战,建立了庞大的汗国,囊括波斯全境,从归属权来讲,古波斯王朝的领地全都属于汗国。”

“你这是什么道理?”

陈懋感觉这个年轻人似乎脑子有些不灵光,便说道:“你们帖木儿汗国和波斯王朝并没有任何传承关系,而且,古波斯在两千年前就已经灭亡,留下来的只有波斯人和波斯语。”

“两千年来,时代变迁,那片土地上曾出现过很多王朝,安息王朝,萨珊王朝,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,你们的帖木儿汗国也是如此,不要把自己想象成天选之人。”

“刚才你说,所有的领地都是你们靠武力攻打下来,可是,德黑兰并没有在你们的实际控制之下,凭什么要归你们管辖?”

阿里不哥自觉理亏,便说道:“至少从地缘上来看,德黑兰所处的位置更接近帖木儿汗国,理应由汗国来管辖更为合适。”

陈懋淡淡道:“从地缘上来看,帖木儿汗国也很靠近大明!”

阿里不哥后背一阵冷汗,许久之后,说道:“濬国公阁下,是不是没得谈了?”

“你想谈,老夫可以陪你,但是,老夫劝你一句,不要浪费时间!”

“那好吧,说一说大明的诉求。”

陈懋突然问道:“你今日前来,是代表帖木儿汗国,还是代表别失八里?”

阿里不哥皱起眉头,问道:“别失八里属于帖木儿汗国的一部分,有何区别?”

“区别可大了!”

陈懋摇摇头,然后说道:“如果你代表的是帖木儿汗国,老夫只有一句话,要么现在投降,要么,战场上见!”

阿里不哥心念一动,问道:“如果我代表的是别失八里,又该怎讲?”

陈懋说道:“我大明乃天朝上国,恩泽四方,从来不会和周边的番邦小国为敌,而且,还会给予各种赏赐,你应该有所耳闻吧?”

阿里不哥心中暗道,那些和你为何的番邦小国已经没了,全都归入大明版图,自然不会与你为敌。

“请濬国公阁下说的更明白些。”

陈懋点点头,继续道:“如果我大明重开丝绸之路,打通东西方的贸易路线,你可知对于你们来说,意味着什么?”

“意味着……什么?”

“别失八里占据半个西域,到时候商路一开,你说意味着什么?”

阿里不哥突然低下头,陷入沉思。

别失八里和其他草原部落一样,都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生,因为气候比较恶劣,水草贫瘠,当地百姓都很穷,穷的连油水都没有。

如果大明重开丝绸之路,到时候,这条商路将横贯别失八里。

商路意味着什么?

钱啊!

贸易,通商,就是钱!

在此之前,他做的最好的准备,就是大明以金银许诺,招降父子二人。

金银谁都喜欢,但是,有命赚总要有命花才行。

作为别失八里的首领,搞钱不是问题,就算百姓没钱,也可以去周围部落抢掠,或者伸手找大汗去要。

因此,如果大明的许诺仅仅是金银,并不会有太多诱惑力。

除了金银,便只有权力了。

可是,两军阵前,谁知道哪些话是真,哪些话是假的?

就算现在给了许诺,到时候卸人家磨杀驴,你有什么办法?

在这次谈判之前,麻速忽父子二人商议了许久。

他们试想过明军一切可能给出的答复,然后认真研究,哪些话可信,哪些话不可信,什么样的局面该如何应对,全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。

在谈判桌上,阿里不哥也是按照父亲的交代来行事,可是,事情突然就超出了预想,让他有些不知所措。

没有许诺金银,也没有许诺官职,甚至连一句好话都没说。

唯有一句重开商路,所有的一切立刻就变得不一样。

试想一下,如果事情真如对方所言,丝绸之路重新贯通东西方,将会给别失八里带来怎样的变化?

还种什么地,放什么牧,坐在家里数钱就好了!

许久之后,阿里不哥抬起头,说道:“这件事我不能做主,我需要回去和父亲商议过后,再作答复。”

陈懋伸出三根手指,淡淡说道:“三天时间。”

“什么?”

“你们有三天时间考虑,如果三天之后没有答复,只有战场上见了。”

阿里不哥神色大变,道:“三天太少了,一个月,怎样?”

“就三天,没得商量。”

“半个月?”

“三天!”

“十天?”

“三天!”

“五天,五天总行了吧?我从这里回去也要两天的路程,三天根本不够!”

阿里不哥神色非常焦急,因为他的内心深处是不希望开战的。

虽然大明这边只是空口承诺,但是,实在太诱人了。

大明能给的,阿布赛扎一辈子也给不了。

陈懋说道:“这段路程乘快马一天一夜就可以,给你一天时间商议,再用一天一夜返回此处,足够了。”

“昼夜兼程太赶了,能不能……”

“大战在即,生死攸关,你还想着睡个好觉?”

阿里不哥只好说道:“事情太大,关系到别失八里数十万百姓的未来,我担心父亲也拿不定主意,还请宽限两天时间。”

陈懋拉下脸,道:“大丈夫当断则断,要么归降,要么就打一场,有什么好犹豫的?”

阿里不哥似乎被这句话触动,一咬牙,道:“三天就三天,等我回来!”

陈懋这才说道:“男子汉就该如此,老夫等着你!”

阿里不哥郑重行礼,然后带人匆匆离去。

陈懋则回到太子身边复命,将谈判的流程详细讲述一番。

朱见深睁着两只小眼睛,问道:“这样就可以了吗?”

陈懋回道:“请太子殿下放心,三日之内,必有答复。”

朱见深看向于谦,问道:“于尚书,我们是不是……不打仗了?”

于谦上前道:“打还是要打的,但不是现在。”

“为何呢?”

于谦看了看陈懋,继续说道:“濬国公已经和对方说的很清楚了,合作则双赢,麻速忽不是傻子,自然会清楚这其中的道理。”

陈懋说道:“对方权衡利弊,定会答应归降。”

“只告诉他们,我大明要重开商路,就可以了?不需要许诺一些金银,或是官职吗?”

朱见深毕竟只有十岁,而且,平日里最大的兴趣爱好是搞发明,对于这其中的门道并不清楚。

陈懋说道:“一切谈判的前提都是强大的实力,殿下亲率大军开拔,别失八里那些兵力根本挡不住,对方来谈判,也是想最大限度争取一些利益,这天底下还有什么比开商路更为诱惑呢?”

朱见深似懂非懂地说道:“接下来怎么办呢?是不是继续和帖木儿汗谈判?”

陈懋说道:“帖木儿汗没得谈,只能打。”

“这又是为何?”

于谦上前解释道:“这帖木儿汗就相当于我大明的皇帝,麻速忽只是镇守一方的王公贵族,就好比是濬国公,如果有外敌入侵,濬国公就算投降,依然可以守住自己的荣华富贵,可是,皇帝不能投降,否则只有死路一条。”

陈懋急了,怒道:“于谦,你说什么呢?”

“濬国公莫急,我就打个比方……”

“怎的不拿你自己打比方?”

“我又不是镇守一方的公爵,拿我自己打比方不合适啊!”

“老夫就合适了?”

“濬国公息怒,气大伤身!”

于谦只得笑脸赔罪,然后说道:“太子殿下,臣的意思是,无论何时,我们为人臣者的都有退路,但是,皇上没有退路,太子殿下没有退路,正因如此,为人君者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,每一次大事,每一场战争,都要谨慎对待,提前做好万全的打算,切记不可轻敌!”

朱见深挠了挠头,道:“于尚书这番话有些深奥,我先记下,日后慢慢领会。”

于谦暗暗叹了口气,太子殿下平日里都是跟科学院的人厮混,虽说科技可以兴国,但是,君臣之道却荒废了。

如果真的有一天,大明被外敌入侵,兵临城下,贝琳或者童轩之流肯定不会教授这些道理,而是对太子说,我给你造机关枪,你拿去突突就好了。

时代真的变了!

可是,无论时代如何变,为君者都要清楚自己的身份,以及肩上的责任。

如今的大明早已今非昔比,拿下奥斯曼,再贯通整个西域的话,版图几乎囊括半个世界。

帝国版图一再扩张,各种问题就要随之而来。

如果处理不当,就会像宣德时期的交趾,一乱再乱,最后只能放弃。

皇上文韬武略,肯定是没问题的,只是太子殿下似乎对治国不是很感兴趣,这就让人难办……

朱见深想了想,又说道:“濬国公,于尚书,现在该怎么办?”

陈懋说道:“大军集结,准备开拔!”

朱见深问道:“不是说……对方会妥协吗?”

陈懋回道:“殿下且要记得,这天底下没有万全之事,方才于尚书说过,提前做好准备,做好各种预防之策,方能百战不殆。”

朱见深点点头,道:“两位卿家的话我记住了,我们何时能见到父皇?”

于谦和陈懋对视一眼,然后说道:“最多两个月!”

第五百八十一章 止战之殇

西路明军不断推进,距离黑拉特城只剩下两百里,朝夕可至。

阿布赛扎坐拥二十万大军,但是,他很清楚这些刚刚募集来的新兵战力如何,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,不知所措。

短短三个月前,他的二十万精锐在一天之内消失的干干净净。

现在这些兵马要么是从民间选拔的青壮,要么是原来的辅兵杂役,匆匆忙忙发了一把佩刀,一身军服,就成了正规军。

因此,阿布赛扎心里毫无底气,亟需坐镇东北和东南两支部队回防。

诏书发出去十几道,终于,等来了确切的答复。

别失八里土绵麻速忽宣布脱离帖木儿汗国,恢复回鹘汗国称号。

麻速忽接受大明的册封,摇身一变,成为回鹘汗,并宣称,回鹘汗国尊大明为宗主国,永世交好。

阿布赛扎只感觉心头在滴血,在帖木儿汗国生死存亡之际,麻速忽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竟然叛变了!

然而,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

仅仅三日之后,又有消息传来,东察哈台土绵麻布哈拉宣布自立,恢复东察哈台汗国,同样尊大明为宗主国,并接受大明的册封,成为东察哈台汗。

危急关头之下,手里仅剩下能打仗的部队全部叛变。

在大明的带领下,回鹘汗国,东察哈台汗国,德里苏丹,还有黑羊和白羊,共同出兵,讨伐帖木儿汗国。

到了此时,阿布赛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。

黑拉特城已经陷入恐慌之中,为了防止有人逃走,城门早已关闭,只进不出。

可是,该来的总会来。

明军五路大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,长驱直入,兵临黑拉特城下。

从城头望去,遮天蔽日。

阿布赛扎猛然间意识到,这不就是当初自己进攻德黑兰的情形吗?

只不过,双方角色互换,现在自己成了劣势方。

他不断给自己打气,明军可以绝地反击,我也可以!

攻城从来比守城困难百倍,现如今城中粮草充足,不用担心被人偷袭粮道,何况还有二十万大军,这一战鹿死谁手,尚未可知。

身后没有退路,唯有死守,熬也要熬死明军!

明军大营,朱见深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自己的父亲。

“父皇,我可想你了!”

朱祁镇愕然发现,朱见深长高了。

回想一下,不知不觉,离京已经出来一年有余。

“京师一切可好?”

“回父皇,一切都好!”

朱见深不但长高了,也长大了,说话彬彬有礼,终于有了皇太子的样子。

父子二人相聚之后,并未有太多交流。

有时候,男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如此。

到了一定的年纪,便会承当相应的责任,即便是父子,也不需要朝夕相处,更不需要苦口婆心。

当务之急是拿下黑拉特,彻底扫除西域上最后一个障碍。

这是朱祁镇的使命,同时也是朱见深的使命。

童轩早已等不及,拉着朱见深的手:“殿下,我要的东西呢?”

朱见深说道:“都带来了,在军营中。”

当晚,晴空万里,众星拱月。

阿布赛扎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,辗转难眠。

当初帖木儿大帝东征西战,建立庞大的汗国,延续至今,经经历过辉煌,也历过内乱,到了自己手上,眼看来到鼎世,却突然冒出个大明,一出手就要人命,这架势谁受得了?

他一直想不通,为何好端端的,突然就兵临城下了。

当初明军进驻德黑兰的时候,甚至都没正眼去瞧,没想到,就是那支毫不起眼的明军,突然张开血盆大口,要将自己生吞活剥。

做梦都不敢这么离奇……

窗外繁星点点,恍惚间,竟然好像在移动。

阿布赛扎揉了揉眼睛,再次睁开。

不是眼花,真的在移动!

他翻身下床,来到窗边,仰望星空。

天上那些星辰正在缓慢飞行,而且,从方向上来看,是朝着黑拉特城的方向移动。

猛地,他心头一惊。

天降异象,这其中有什么寓意吗?

是神的庇护,还是……

嗖!

一道光芒掠过夜空,星辰坠落。

是流星!

星光很微弱,但是,在漆黑的夜空中,显得非常耀眼。

阿布赛扎苦苦思索,在他的记忆中,出现流星可不是什么好兆头。

在古人的记载当中,出现流星预兆着灾祸发生……

嗖!

又一颗流星划过夜空,第二颗!

紧接着,是第三颗,第四颗,第五颗……

星陨如雨,在夜空中留下一道道美丽的亮痕。

轰隆!

就在阿布赛扎还在茫然思索天象是何寓意的时候,噩梦开始了。

轰隆!

轰隆!

一时之间,整个黑拉特城陷入爆炸和火光当中。

阿布赛扎大骇,却不知所措。

如果面对的是明军攻城,不管对方的火力有多猛,他可以立即出现在城墙上,亲自组织兵力进行防御。

可是,视野之内没有敌人,只有天降星辰。

难道连老天爷都和自己作对吗?

轰隆!

轰隆!

这一次可不是劣质的黑火药,而是从大明本土运来的高能炸药,威力非比寻常。

一阵猛烈的爆炸之后,整座王宫轰然倒塌。

阿布赛扎和帖木儿帝国的百年基业,全部埋葬在废墟之下。

黑拉特城中建筑物多以木质,城门紧闭,而且囤积了大量粮草,可想而知,爆炸之后便是冲天大火,足足烧了三天三夜。

直到城中可燃物全部焚毁殆尽,火势才慢慢消退。

大火之后,整座黑拉特城彻底沦为废墟,曾经辉煌一时的帖木儿汗国不复存在。

在场的明军当中,除了常年跟随朱祁镇出征的三大营,其余人都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恐怖的战力。

特别是麻速忽和布哈拉,这哥俩只感觉后背冒凉风。

阵前倒戈简直不要太明智!

如果跟随阿布赛扎对抗明军,这就是自己的下场。

朱见深也被震惊了。

他常年跟随科学院学习,清楚高能炸药的威力,可是,在实战之中,亲眼见证如此真实而恐怖的实力,还是第一次。

只有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,才能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。

对于大明皇太子来说,这一课足够受益终生。

第五百八十二章 凯旋

历时一年有余,该打的仗终于打完了。

朱祁镇亲率大军凯旋,回到阔别已久的京师。

队伍中还跟着很多生面孔,他们的肤色和容貌与中原人差异甚大,口中讲着并不流畅的汉话,分别是回鹘汗国、东察哈台汗国、黑羊都司、白羊都司和德里苏丹的首领及贴身侍卫。

在遥远的东方,大明的京城,他们将正式接受册封,成为大明王朝的一份子。

从圣驾进入哈密,便开始转乘火车。

哈密到京师足足五千里,若是骑马,至少需要两个月。

就算是六百里加急,不休不眠,昼夜赶路,也要十天。

然而,火车只用三天就到了。

诸位番邦外臣第一次坐火车,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,感觉所有事物都新奇至极,无不感叹天朝科技之强大,同时,更加坚定自己的判断,跟着大明混,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。

京郊火车站,二皇子朱见潾和三皇子朱见澍率百官前来相迎。

群臣本来是准备劝谏的,你是大明皇帝,跑出去就没了音信,可知这一年多来,我们是怎么过的吗?

可是,当众人听说皇上在外一直开疆拓土,而且将大明版图扩张至原来的三倍,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。

劝谏?

算了,谁爱劝谁劝,我反正不劝。

进城之后,全城百姓跪地焚香,恭迎圣驾。

朱祁镇看着熟悉的京城,不由得心念一动。

还记得第一次北伐归来,就是这番场景,然后出现刺客,却是宋顾惜自导自演的一场戏。

经略美洲,需要勘察加半岛作为落脚点,以后定能再相见。

“万岁!”

“万岁!”

“万岁!”

百姓们齐呼万岁,声如浪潮,此起彼伏,让人心神澎湃。

万国来朝,天下共主,何其壮哉!

圣驾回京,第一件事是祭祀。

祭天地,祭祖先,祭忠烈。

天坛祭天地,太庙祭祖宗,忠烈祠祭大明忠烈。

朱祁镇身穿黑缎衮衣,上绣金龙图案,头戴冕帽,率文物群臣来到忠烈祠。

此时的忠烈祠早已不是最初那副干巴巴的模样,院子里巨大的松柏高耸入云,郁郁葱葱,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。

穿过笔直的通道,正前方就是雄伟的正殿,粗大的廊柱染成耀眼的红色,四周石壁上雕刻着各种战斗场景。

进入大殿内部,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石壁,上面篆刻着一个个熟悉的,或者陌生的名字。

“大明的将士们,魂归来兮!”

朱祁镇神情肃穆,在他眼中,石壁上每一个名字都是活生生的人,他们为大明出生入死,值得后人万世敬仰。

“昔我大明,奉天承运,开基立业,秉承天道,抚育生民。然,天下分合,群雄逐鹿,吾大明将士,披坚执锐,临阵厮杀,征战四方,马革裹尸。”

“今朕已定万世基业,传承大明之辉煌,将士们在天之灵,亦当欣慰。朕念及将士们忠诚报国,忠魂不灭,于心不泯,特来此告慰诸卿之英灵。”

念完祭文,朱祁镇心潮澎湃,久久不能平复。

自大明开国以来,无数将士南征北战,他们的鲜血洒遍天南海北,只为了一个目标,就是希望后世子孙能过上安稳日子。

远离战争,是他们的毕生希望。

机缘巧合之下,自己来到这个世界,来到那个血与沙交织的土木堡。

蓦然回首,已有十个年头。

这十年来,自己每日励精图治,除奸佞,立贤臣,攀科技,谋发展,强军事,扬国威,征战天下。

如今的大明早已今非昔比,不仅包含了原本的两京十三省,还有蒙古草原、交趾、吕宋、流鬼国,南海卫、乌斯藏、锡兰岛、回鹘汗国、东察哈台汗国、黑羊都司、白羊都司、德里苏丹……

大明版图已经囊括整个亚洲大陆,正统皇帝之名,响彻天下。

凡日月所照,江河所至,皆为我大明国土!

承天门前,诸位有功之臣接受封赏。

其后是诸番臣上前朝贺,接受册封。

京师的百姓们亲眼见证这一盛况,此时此刻,所有人深感自豪,因为自己是大明子民。

接连忙活了数日,诸番臣陆续启程,京师才渐渐恢复常态。

朱祁镇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疏,陷入沉思。

“朕外出的这一年多时间,你们把所有奏疏都留下来了?”

曹鼐回道:“臣等只是抄录一份,供皇上查阅。”

朱祁镇赶忙摆摆手,说道:“查阅就算了,你们干得挺好,这些备份就封存吧!”

我这个当皇帝的,出去打仗已经够辛苦了,你们好意思让我一份一份看这玩意?

“皇上若是不想一一查看,臣这里还列了个册子。”

曹鼐说着话,递过一本册子。

怀恩上前接过,转呈御前。

朱祁镇打开后扫了一眼,上面记录了从自己离京之后,所有奏疏的大致情况,包括奏请何事,归口部门是谁,如何处理,全部记录的井井有条。

如此一来,便不需要挨个去翻阅奏疏,想看哪个,按照编号去找就是了。

“这个法子还不错,朕会认真批阅……”

朱祁镇突然停住,似乎看到了感兴趣的内容。

紧接着,他按照编号,找到那本奏疏,落款是远在倭国的石亨。

曹鼐见状,便说道:“自从皇上离京之后,石将军一共送来三份奏疏,全都是奏请倭国之事,臣等不敢贸然决断,只好嘱托石将军便宜行事。”

朱祁镇又将另外两份奏疏找出来,然后细细查看。

“曹卿,那些个清流去倭国有多长时间了?”

“大概有……两年了吧?”

朱祁镇脸上带着轻蔑的笑意,道:“区区两年,翅膀就硬了,竟然已经自诩倭臣,他们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?”

曹鼐脸上陪着笑,说道:“还请皇上颁下圣旨,将其召回。”

“为何要召回?”

“皇上不是说,诸位同僚不该自诩倭臣,要认清自己的身份……”

“朕既然送他们出去,就没打算要回来!”

曹鼐有些糊涂,问道:“老臣愚昧,皇上的意思是……”

朱祁镇当即吩咐道:“召贝琳上殿议事!”

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杀器

石亨的三份奏疏只说了一件事,倭国正在准备搞事情。

那些自诩清流的儒生在大明混不下去,没想到,出使倭国后,反而得到重用。

两年来,倭国大刀阔斧推行改良,首先是改国名为扶桑帝国,已经有和大明分庭抗礼之意,紧接着,全民推广汉字汉语,学习儒学和礼仪,并效仿大明开科举,为了能快速聚拢人才,倭国的科举定为两年一届。

所有被大明抛弃的,倭国全都拾了起来。

就在朱祁镇回朝之前,倭国刚刚举办了第一届会试和殿试,选拔进士三百名,进入各职能部门任要职。

彦仁天皇亲自主持殿试,只不过,根据石亨得到的情报,这三百名进士当中,有二百多人是足利义政的族中子弟。

显而易见,彦仁天皇已经被架空,真正把持倭国朝政的是足利义政。

还有一件大事,倭国关白一条兼良病故,由大儒孙长河接任关白一职。

根据石亨的奏疏,一条兼良曾公开怒斥足利义政和孙长河,说这二人暗中勾结,心怀不轨,在此之后,便突然染了风寒,卧床不起,直至病故,死因很是蹊跷。

自从一条兼良离奇病故,倭国对于大明的态度开始转变。

当初一条兼良出使大明,谈了一笔大生意,从购买火车五架,蒸汽轮船两艘,付出的代价是白银五千万两,二十年关税,再加上两座港口二十年的使用权。

不管是彦仁天皇还是足利义政,看到火车和轮船,都无比震惊。

从那时起,倭国倾举国之力仿造,可是,一个发动机就成了永远无法逾越的天堑,就算把图纸搞来,也造不出。

无奈之下,便退而求其次,大规模制造帆船,以蒸汽轮船为旗舰,组建两支舰队。

有船就需要水军,彦仁天皇发布诏书,开始大量募兵。

如此一来,矛盾就出现了。

造船和募兵需要军费,倭国本来就贫瘠,唯一的银矿被石亨占了,海关的关税也抵押给了大明,不管他们怎么发展,赚的银子都溜进了大明的口袋。

开始还罢了,因为两国实力差距太大,没什么想法。

随着舰队规模扩大,兵力不断扩张,倭国就开始飘了。

这就好比做军火生意,一开始我买你几把枪,乖乖给钱,没啥好说的。

现在我买你一个坦克装甲师,还需要给钱吗?

孰不知,人家能卖你一个坦克装甲师,说明手里最少有一百个这样的武装。

愈发膨胀的倭国开始对石亨驻扎的佐渡岛进行袭扰,大有拿回银矿,甚至收回关税的意图。

贝琳匆匆而至,行礼道:“臣贝琳,叩见皇上!”

朱祁镇直接把石亨的奏疏甩在他脸上,说道:“你自己看吧!”

贝琳快速扫了一遍,然后说道:“乱臣贼子,当诛之!”

“怎么诛?”

“皇上,臣等回朝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改良重型炸弹,在胖子的基础上设计出胖子二号,大抵的设计思路是用高能黄火药充填的集束炸弹,如果改良成功,一颗弹便可以灭掉倭人一座城!”

朱祁镇脸上终于露出一抹笑意,继续问道:“实验进行到哪一步了?”

“还在修改设计图纸。”

“这哪行啊,要加快进度!若是缺钱,尽快开口,朕不差钱!”

“皇上,不是钱的问题,这种大杀器实在急不得,万一出现纰漏,整个试验场都会被夷为平地。”

君臣二人谈话之时,曹鼐听的一脸懵逼。

究竟是什么样的大杀器,一颗炸弹就可以灭掉一座城?

这也太夸张了吧!

再说了,人家现在只是有不臣之心,还没有付诸于行动,你就要把人往死里弄,是不是有些过了……

朱祁镇看向曹鼐,道:“曹卿,给倭国下一道诏书,狠狠申饬一番!”

曹鼐为难道:“皇上,我大明乃天朝上国,礼仪之邦,不宜过于强硬,方显大国气量。”

“朕就是要强硬!”

朱祁镇的语气不容置疑,道:“对其发出警告,若再不收敛,朕当出兵伐之!”

曹鼐想了想,说道:“老臣斗胆谏言,倭国虽然有些僭越之举,但是,对我朝读书人敬重有加,并推行全民汉化,足见其对中原文化的仰慕之心,若兴兵讨之,是否过于激进?”

朱祁镇突然笑了起来,说道:“看来,卿家对这个民族是真的不了解。”

“请皇上明示……”

“狼子野心,是喂不熟的。”

“老臣愚昧……”

朱祁镇摆摆手,说道:“无须多言,去起草诏书吧!”

“遵旨!”

曹鼐行了一礼,转身离去。

第十三卷 大结局

第五百八十四章 扶桑政变

申饬诏书送到倭国,立刻引起轩然大波。

仁彦天皇召开紧急议会,商议对策。

足利义政、孙长河等前往议政厅,其他大名也各自在赶来的路上。

“两位都是朕的肱股之臣,大明皇帝降下饬书,还请两位尽快想个对策!”

仁彦天皇虽有野心,却还不傻,知道大明的饬书代表着什么。

这叫做先礼后兵,今天可以下饬书,明天就可以大军出海,踏平倭国。

足利义政没有说话,而是看向一旁的孙长河。

自从一条兼良病逝,孙长河顺理成章坐上关白之位,并且大力推行新政,改倭国为扶桑,改关白为丞相,誓要与大明一争高低。

所谓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,当时渡海而来的儒生们,主要是东林书院的学子们纷纷进入倭国官场,很快就将原来的官员们排挤一空。

论阴谋,论手段,如果汉人自称第二,天底下没有人敢称第一。

短短一年多的时间,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而此时,大明的主力军队正在远征奥斯曼,根本无暇东顾。

孙长河慢里斯条地说道:“陛下稍安勿躁,如今我大扶桑帝国和明廷平起平坐,就算是有书信来往,那也应该是国与国之间的对话,这份饬书傲慢至极,不必理会。”

仁彦天皇闻言,不由得皱起眉头,说道:“话虽如此,可是,我扶桑国与大明之间还存在差距,如果明廷出兵征伐,该如何是好?”

孙长河缓缓摇头,道:“兵法有云,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我扶桑帝国四面临海,明军固然船坚炮利,我们只需避其锋芒,不与之在海上交战。”

“请先生明示!”

“其实很简单,若明军真的打过来,陛下可将兵力放在沿岸的港口,分段阻击,明军的铁甲舰再厉害,也不能开到陆地上,一旦转为登陆战,他们的优势便荡然无存。”

仁彦天皇踌躇许久,看向足利义政,问道:“这样可行吗?”

足利义政点头:“臣以为可行。”

“可是,可是……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?”

“有!”

孙长河突然神色一变,道:“还有个办法,可以兵不血刃,化解这场干戈。”

足利义政大喜:“先生请讲!”

“投降!”

“啊?”

仁彦天皇又傻眼了,这算什么办法?

孙长河似乎早就预料到仁彦天皇的反应,便说道:“陛下可以发下诏书,自废帝号国号,然后自裁谢罪,明军就不会打过来了。”

“你……”

仁彦天皇大怒,正准备发作之际,却意识到情况不对。

这两人的反应太淡定了,似乎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。

大明的诏书刚刚送到倭国,难道他们早就知道?

不知为何,仁彦天皇突然非常想念一条兼良。

每次有大事发生,只要有一条兼良在,自己根本不需要费神费力,什么事都能处理妥当。

自从孙长河上台后,倭国已经大变样,足利义政的野心不断膨胀,各方势力貌合神离,如今又得罪了大明,本以为儒生远渡重洋是来辅佐自己的,现在看来,根本不是那么回事!

“这件事先放一放,等诸位大名抵京,再行商议。”

仁彦天皇感觉累了,他不想再被足利义政和孙长河牵着鼻子走,想要制衡二人,只有寄希望于其他大名。

没想到,足利义政并没有离开的意思,而是说道:“陛下,事态紧急,怕是等不了,今天就做个决定吧!”

仁彦天皇脸色已经出现愠色,说道:“朕说等一等!”

孙长河说道:“陛下,真的不能等,否则,等明军打过来,一切都迟了。”

仁彦天皇已是怒不可遏:“朕说等,两位卿家什么意思,难道是要造反吗?”

“哈哈,哈哈!”

足利义政突然大笑,然后说道:“陛下,你觉得你的话还有人听吗?”

“你……你要做什么?”

“没什么,只是告知陛下一声,要认清自己的身份!”

“好啊,反了,反了!”

仁彦天皇一张老脸涨的通红,大喊道:“来人!”

两名披甲护卫上前,手握腰间刀柄,杀气腾腾。

仁彦天皇一指足利义政:“给我拿下!”

足利义政却仍然面带微笑,道:“如今这座宫殿之中,还有谁会听你的话?”

仁彦天皇脸色由红变青,因为,那两名护卫根本没有动手的意思。

这可是宫里的禁卫,是自己的贴身保镖,竟然已经指挥不动,可想而知,自己的处境已经到了何种地步。

“拿下,给朕拿下!”

饶是仁彦天皇如何大呼小叫,那两名护卫纹丝不动,就像聋了一般。

足利义政缓缓站起身,说了一句:“时代变了,这个位置已经不属于你了!”

“你……你说什么?”

“我说,你该让位了!”

“乱臣贼子!”

仁彦天皇大喝一声,伸手去拔护卫的腰刀。

足利义政使了个眼色,那两名护卫突然出手,将仁彦天皇死死按在地上。

“反了,都反了……”

仁彦天皇奋力挣扎,大呼大叫,可是,没有任何效果。

足利义政走上前,缓缓抽出一名护卫腰间的佩刀,刀身和刀柄相互摩擦,发出刺耳的声音。

“你的时代过去了,从此以后,扶桑帝国将崛起,成为天下主宰!”

话音刚落,一道寒芒闪过。

这一刀干净利落,仁彦天皇根本没有料到对方会突施杀手,人头已经落地,不甘地张了张嘴巴,却已经发不出声音。

孙长河冷漠地看着面前的一切,然后站起身,跪拜行礼。

“恭迎新皇登基!”

大殿之上,所有人齐刷刷跪下。

“恭迎新皇登基!”

“恭迎新皇登基!”

足利义政扔掉手中的长刀,笑着道:“诸卿平身!”

紧接着,他看向孙长河,问道:“还请孙丞相起草一份登基诏书,这年号也需要想一想。”

孙长河略微沉吟,道:“尚书有云,世世享德,万邦作式,不如将年号定为享德,还请陛下定夺。”

足利义政很满意:“世世享德,万邦作式,好,就叫享德!”

第五百八十五章 礼崩乐坏

扶桑国书漂洋过海,来到大明。

倭国……不,现在应该叫扶桑国,前来递交国书的使臣正是孙长河麾下大弟子岑光耀。

此人自从跟随孙长河来到扶桑,如鱼得水,已经官拜扶桑礼部尚书,位极人臣。

朱祁镇看到国书,却没有表现出惊诧或者愤怒,而是随手扔到一旁。

“还国书?这玩意谁收的,谁去解决!”

金英赶忙答道:“奴婢明白。”

岑光耀住在鸿胪寺左等右等,始终不得召见,便亲自前往礼部,要求寻个说法。

礼部尚书张益看到岑光耀,一脸茫然:“你谁啊?”

这样的答复使得岑光耀心中暗暗不爽,以前我默默无闻,你不识得我也就罢了,现在我也是礼部尚书,咱两人平起平坐,竟然如此羞辱于人?

“在下扶桑帝国礼部尚书岑光耀,见过张大人!”

“扶桑国?”

张益哑然失笑,道:“弹丸小国还搞个礼部尚书出来,真是让人笑掉大牙!”

“尔敢……哼!”

岑光耀努力压抑着心中怒火,一拂衣袖,道:“我要见你们的皇帝陛下,还请张大人速速安排!”

“我们的皇帝陛下?”

“我乃扶桑臣子,如此称呼贵国陛下有问题吗?”

张益感觉好气又好笑,说道:“尔等甘做倭国的狗,现在连祖宗都不认了吗?”

岑光耀沉下脸,缓缓道:“你我皆是礼部天官,今日本该平等对话,张大人如此无礼,岂不怕天下人耻笑?”

“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?”

张益根本不想和他废话,不耐烦地说道:“来人,把这个狺狺狂吠的狗东西赶出去!”

岑光耀怒道:“张益,我代表的是扶桑帝国,你敢……”

话音未落,只听砰地一声,一名禁卫走上前,抬腿把他踹飞出去。

岑光耀摔的头破血流,挣扎着爬起来,骂道:“匹夫尔敢……”

砰!

又是一脚,岑光耀再次飞了出去,只感觉头晕目眩,周围全是小星星。

紧接着,又走过来两名禁卫,抓起岑光耀,提着拎出去。

张益冷哼一声,不屑道:“狗东西,还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!”

岑光耀趴在地上,感觉浑身骨头都散了架。

过了许久,他才慢慢爬起来,用尽全身力气,回到鸿胪寺。

没想到,鸿胪寺的守卫却拦着不让他进。

“让开!”

“滚!”

“你说什么?”

“寺卿大人说了,这里不欢迎你,让你滚!”

岑光耀脸色铁青,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对方眼神低垂,回道:“锦衣卫大汉将军慕容铁柱。”

“慕容铁柱?你可知我是谁?”

“知道,认贼作父的狗东西!”

“你……大胆,我乃扶桑礼部尚书……”

慕容铁柱上前一步:“信不信我打你啊?”

岑光耀脸上不由得抽动一下,下意识地后退两步,然后说道:“礼崩乐坏,此乃亡国之兆!”

“唉,你他娘的……”

慕容铁柱抽出腰刀,作势要打。

岑光耀吓的连连后退,说道:“你不要过来,我是扶桑礼部尚书,如果我出了什么事,引发两国交战,你就是千古罪人!”

“我去你娘的!”

慕容铁柱越听越气,提着刀就追了上去。

岑光耀一瘸一拐,根本跑不掉,被人追上,狠狠挨了一顿揍。

“还礼部尚书,我呸!”

慕容铁柱揍完了人,往地上啐了一口,然后回到鸿胪寺门口,继续值守。

鸿胪寺卿杨善缓缓走出来,问道:“人走了?”

慕容铁柱转过身,抱拳行礼:“回杨大人,卑职将那个狗东西赶走了。”

杨善冷哼一声,道:“若早知道此人不怀好意,鸿胪寺的大门都休想踏进一步。”

“谁说不是呢,若非大人特意嘱咐,卑职刚刚直接打死他算了。”

“一条狗而已,没必要跟他一般见识,等着看吧,科学院已经出海,据说带了新鲜玩意,必踏平倭国!”

不知过了多久,岑光耀晃晃悠悠爬起来。

接连挨了两顿揍,浑身是伤,头也磕破了,还在流血。

“好,好啊,大明号称礼仪之邦,对待友邦使臣竟然如此野蛮,你们给我等着!”

此时天已经黑了,鸿胪寺不让进,自己在京师举目无亲,就算有,也都跟着出海了。

天色已晚,还是先找一家客栈住下。

可是,一摸身上空空如也,才想起来银子都在行囊里,而行囊放在鸿胪寺。

有心回去拿,想到凶神恶煞般的慕容铁柱,顿时怂了。

思来想去,还有一位同窗是新科进士,在翰林院任职,近来还通过书信,几次三番邀请自己前来做客。

想来自己早已今非昔比,成为扶桑国礼部尚书,也算是扬眉吐气了。

岑光耀凭借记忆,找到信中的地址。

“谁啊?”

“子健兄,是我啊!”

大门打开,里面走出一名三旬上下的男子,上下打量。

“子健兄,我是岑光耀,你不记得我了?”

“是,是……你?”

“是我,近日出使贵国,想到与子健兄还有个君子之约,便前来一叙……”

“你赶紧走吧!”

岑光耀话未说完,对方突然丢下一句话,然后关上门。

“子健兄,你不记得我了?”

对方隔着大门回道:“光耀兄,你赶紧走吧,若是被人得知与你见面,说出去会叫人笑掉大牙。”

岑光耀疑惑道:“子健兄何出此言?”

“我原本以为你们在倭国传播儒学,代圣人立言,没想到,你们却在搞政变,还自立国号帝号,意欲与我天朝平起平坐,数典忘祖,狼子野心,实在叫人不齿,赶快回去劝一劝你们的主子,即刻下诏书自废国号帝号,献上降表,尚能保全性命,否则悔之晚矣!”

“在下身为扶桑礼部尚书,前来向大明皇帝陛下递交国书,这本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往来,子健兄何出此言?”

“言尽于此,此后你我已是陌路,你走吧!”

“子健兄,你身为圣人子弟,难道不知道大明皇帝早已误入歧途,背离了圣人的初心?”

“你若再胡言乱语,我可要报官抓你了!”

“礼崩乐坏,国将不国!”

岑光耀气恼至极,扔下一句话,转身离去。

第五百八十六章 天谴

夜幕下,一艘舰船落下风帆,缓缓靠近倭国的福岛港。

这艘船并不大,却是铁甲外壳,内置蒸汽发动机,配合风帆动力,可日行千里。

从天津港出海,抵达倭国的佐渡岛,只花了短短十天时间。

这还是在接近倭国的时候,为了隐蔽,故意放慢了航速。

其实,这一次出海并非只有一只船,而是一整支船队。

船队抵达佐渡岛,与石亨见了面,补充燃料,立刻便返回到海上。

因为这次的任务是突袭,主打一个出其不意,不能给对方留出反应时间。

作为科学院的带头人,也是这次执行任务的总指挥,贝琳非常激动。

投入半年之久,改良后胖子二号,如今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!

这可是自己亲手研制的大杀器,想想当初突袭君士坦丁堡的场景,真是令人怀念啊!

石亨从船舱中走出来,看了看头顶的星光,今天的夜格外安静,似乎在等待着什么。

“贝老弟,我还是想不明白。”

“石兄何事不明?”

“按照你们的作战任务,本次袭击目标有十处。”

“正是。”

“我细细看过每一处目标,广岛、小仓、长崎、神户、横滨、名古屋、大阪、福岛、西京都和东京都,这其中除了福岛,全都是大城市,贝老弟作为总指挥,为何将目标定在福岛这么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?”

“说实话,我也不知道。”

“什么?”

贝琳转过身,说道:“这是皇上特意交代的,我也不知道原因。”

石亨挠了挠头,问道:“皇上为何一定要炸掉福岛……”

“可能是有什么深意吧,有时候,皇上的心思实在让人捉摸不透,事后想来,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。”

石亨点点头:“你说的对,皇上心思缜密,做事必有深意,我就不该问。”

这时候,瞭望塔上有人汇报:“前方发现陆地!”

贝琳拿出舆图,众人纷纷凑上来,经过测量,已经抵达目标海域,距离福岛大约五里。

“可以了,抛锚!”

“是!”

水手下去准备,石亨仍有些不解,问道:“我们不靠港吗,在这里抛锚?”

贝琳点点头,道:“不能靠太近,否则,爆炸的时候来不及撤离,会受到波及。”

石亨不禁咋舌,问道:“这么大威力吗?”

“那是当然,这一枚胖子二号是特制的,弹体已经做到最大,装药量是其他型号的三倍还多!”

“这玩意贵不贵?”

“贵不贵?”

贝琳不禁撇了撇嘴,说道:“这么说吧,一颗胖子二号的造价大致和我们乘坐的铁甲船相似,这颗是特制的,估计能抵上两艘。”

石亨更加诧异,道:“这么贵的玩意,去炸一个小破海港,我还是想不通……”

“想不通就别想了,我们现在开始测风,你就在一旁等着,只要炸弹升空,立刻安排人开船,最快速度驶离。”

石亨还是有些不明所以,说道:“这么远的距离……”

贝琳抬起头,正色道:“听我的,胖子升空,立刻开船!”

石亨只好答应道:“好,我听你的!”

贝琳点了点头,然后吩咐道:“观察哨起飞!”

“观察哨一号起飞!”

“观察哨二号起飞!”

“观察哨三号起飞!”

三盏载人孔明灯从船上升起,挂着长长的缆绳,缓缓飘荡在空中。

“风向,正南偏东十五度。”

“风力,六级。”

“风速稳定,可以放飞!”

贝琳果断下令:“所有人,准备放飞胖子二号!”

船上众学子早已准备就绪,将大号孔明灯组装起来,底部搭载巨型炸弹。

“飞行灯检查完毕!”

“导线检查完毕!”

“胖子二号第一次检查,正常!”

“胖子二号第二次检查,正常!”

“胖子二号第三次检查完毕,一切正常,请求放飞!”

贝琳看着面前的巨物,缓缓抬起右手:“胖子二号,放飞!”

搭载着巨大炸弹的孔明灯缓缓升起,几乎笼罩住整艘船,遮天蔽日。

确切地说,应该是遮天蔽月,因为现在正是深夜,福岛上的人都已在家里酣睡,就算看到天降正义,也无法做出任何反应。

贝琳猛地转头:“石将军,快开船!”

石亨这才反应过来,赶忙指挥道:“起锚,转向,全速前进!”

呜呜……

轰隆隆……

蒸汽机发出沉闷的低吼声,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是那么刺耳。

港口上,负责值守的左兵卫熊文田岸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,爬起来想去一看究竟。

因为在他的印象里,今晚没有船只入港,而且,倭国就那么两艘铁甲舰,分别停在东、西京都,按理说是不会来福岛这个小港口停靠。

猛地,一阵耀眼的光芒笼罩在天空。

熊文田岸下意识地抬手遮住眼睛,心中暗道,太阳出来了?

紧接着,震天的爆炸声响起。

太阳不是出来了,是直接落了下来!

整个福岛都在颤抖,犹如世界末日。

一瞬间,所有的建筑物全部轰然倒塌,化为灰烬。

巨大的海浪涌上来,铁甲舰犹如一叶扁舟,随着海浪上下摆动。

“转舵,转舵!”

石亨已经吓傻了,这么远的距离,竟然还有如此巨大的威力,可想而知,福岛那边定是已经沦为人间地狱。

铁甲舰的蒸汽机已经马力全开,可是,海浪越来越猛,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。

“是海啸,必须赶快靠岸!”

船上有经验丰富的水手发现情况不对,赶忙过来汇报。

石亨脸色惨白,一枚炸弹竟然引发海啸,这他娘的,老天爷的手段也不过如此吧?

贝琳当即吩咐道:“寻找港口,靠岸!”

水手面色为难:“大人,附近没有港口。”

贝琳拿起舆图,指着上面一处天然港湾:“就这里,先过去躲一躲再说!”

……

根据史书记载,正统二十三年夏,倭国福岛遭遇地震,并引发海啸,海水倒灌,沦为人间地狱。

与此同时,广岛,小仓,长崎等地也发生地震和海啸,一夜之间,整个倭国重要城市全部被夷为平地,死伤者不计其数,十不存一。

天灾引发内乱,倭国三岛所有守护大名联合起来,一路攻进京都。

最终,新君足利义政自裁身亡,丞相孙长河被人绑了,押回大明受审。

扶桑帝国的称号随着这场海啸沉入海底,倭国重新进入群雄割据时代。

第五百八十七章 这盛世如你所愿

京师,永定门大街。

朱祁镇一身儒衫,手里摇着纸扇,四下张望,悠然踱步。

于谦紧跟其后,一副家丁打扮。

从永定门大街到正阳门大街有座桥,因为是从皇宫去往天坛的必经之路,称之为天桥。

两人来到街上,周围全都是百姓,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,像是赶集一样。

于谦不禁皱起眉头,小声道:“皇上,天桥庄严而神圣,如今开放百姓前来摆摊卖艺,是不是有些对天地不敬?”

朱祁镇摇摇头,反问道:“天地为何物?”

于谦想了想,说道:“天地孕育万物,乃万灵之祖。”

朱祁镇反问道:“是不是祭拜了天地,就能风调雨顺?还是说不去祭拜天地,就会天下大乱?”

于谦哑然,迟疑道:“自古以来……”

朱祁镇抢着说道:“自古以来,百姓富足,则天下太平,百姓食不果腹,衣不蔽体,就要造反,百姓才是天地!”

“可是,这座天桥是用来祭祖、祭祀天地的,现在却充斥着市井小民,若列祖列宗泉下有知,岂不是,岂不是……”

“若列祖列宗看到这番太平盛世,欢喜还来不及呢!自尧舜以来,历朝历代都在追求大治之世,何为大治?百姓富足即为大治,今天的盛世就是大治。”

于谦听完,摸摸沉思许久,说道:“皇上大义,臣受教了!”

朱祁镇伸手指向一旁:“那边好热闹。”

于谦驻足,抬眼看了看,说道:“看样子,应该是个说书的。”

“人还挺多,走,去看看!”

君臣三人努力挤过去,看到一名长衫男子,正在讲个滔滔不绝。

“……却说那倭国新主,名曰足利义政,此人狼子野心,为了与我大明交战,不惜亲手弑君,取而代之,此等暴行惹恼上天,降下神罚,山崩地动,海水倒灌,倭国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……”

于谦仔细打量那人,然后凑到朱祁镇耳旁。

“此人名叫岑光耀,是孙长河的弟子。”

“朕想起来了,就是自诩礼部尚书,拿着国书来谈判的那个?”

“正是此人!”

朱祁镇哈哈一笑,道:“没想到此人口才还不错,就让他在天桥底下说书吧!”

君臣二人继续闲逛,天桥附近到处都是人,各种杂耍卖艺的,让人应接不暇。

朱祁镇左看看,右看看,突然问道:“为什么没看到说相声的?”

于谦甚是不解,问道:“何为相声?”

“相声嘛,就是,就是……”

朱祁镇一时不知如何解释,看到前方人头攒动,好奇心起,便挤到跟前一看究竟。

“伤情最是晚凉天,憔悴厮人不堪言。吆酒催肠三杯醉,寻香惊梦五更寒。钗头凤斜卿有泪,荼蘼花了我无缘。小楼寂寞心宇月,也难如钩也难圆!”

话音未落,只听啪地一声。

人群中间,一名身穿蓝绸大褂的小黑胖子手握醒木,往桌上一拍。

“今天咱们继续讲济公传,书接上回……”

—————— 全书 完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